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岑參《過燕支寄杜位》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燕支寄杜位》原文
《過燕支寄杜位》
岑參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風吹沙卷白草。 長安遙在日光邊,憶君不見令人老。 《過燕支寄杜位》譯文
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風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那長安城在那遙遠的日光邊,我懷念你卻無法相見,這種相思令我衰老。
《過燕支寄杜位》的注釋
燕支:山名,又名焉支山,在今甘肅省丹東。杜位:杜甫的堂弟,李林甫的女婿,曾任考功郎中、湖州刺史。
酒泉:郡名,即肅州,今甘肅酒泉。
白草:邊塞所長之牧草。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表達的感情雖極為普通,但表達方式卻獨具特色。以自己所處環境開篇,有一種向友人描述自己生活狀況的意思,同時又意指自己在這蒼涼、蕭索的環境中,十分孤獨,因而更加懷念友人,懷念那共處的美好時光;隨即的直抒胸臆即是印證了這一意境。抒情中又有對典故的運用,且不著痕跡,渾然天成,更見詩人筆力之深厚。 作者簡介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后獲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市)刺史,故世稱“岑嘉州”。約大歷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于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51周歲)。文學創作方面,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柳永《望遠行·繡幃睡起》”的原文翻譯 2、“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的原文翻譯 3、“李煜《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風鬟雨鬢》”的原文翻譯 5、“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后》”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