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陳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多令·秋暮有感》原文
《唐多令·秋暮有感》
陳允平 休去采芙蓉。秋江煙水空。帶斜陽、一片征鴻。欲頓閑愁無頓處,都著在兩眉峰。 心事寄題紅。畫橋流水東。斷腸人、無奈秋濃。回首層樓歸去懶,早新月、掛梧桐。 《唐多令·秋暮有感》譯文
不要去采芙蓉花,秋天的江面煙水空漾。夕陽下,一群大雁正在回家。想把心中的閑愁安頓好,卻安頓不好。全都堆在緊鎖的眉峰上。
滿腹的心事寫在紅葉上,讓它隨著流水飄向冬。秋意越濃,人越傷心。回望高樓,遲遲才回去。此時,一輪新月已早早掛在梧桐上。
《唐多令·秋暮有感》的注釋
唐多令:詞牌名,《太和正音譜》注“越調(diào)”,亦入高平調(diào)。也寫作《糖多令》,又名《南樓令》《箜篌曲》等。雙調(diào),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韻。
芙蓉:指荷花。
頓:安置。
著(zhuó)在:放置在。
題紅:題詩于紅葉之上。唐僖宗時宮女韓氏題詩紅葉置御溝中,為卜子于侑所得。后僖宗放宮女,裕適娶韓氏。見《太平廣記》;又唐宣宗時盧渥亦有得題詩紅葉而娶宮女之事,見《云溪友議》。
秋濃:指的是深秋。
層樓:高樓。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開頭勸人別去采蓮,引出令人生愁的秋江煙水之景,從多個角度表達女子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下片寫“心事”是對上片“閑愁”的具體說明,用黃昏之景作結(jié),烘托出一片迷茫悵惘、無可奈何之愁。全詞既清疏騷雅,又平和婉麗,寫的是女子在秋天思念遠方的人,秋感懷人中隱藏綿綿情思。 作者簡介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diào)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的原文翻譯 3、“陸機《門有車馬客行》”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菩薩蠻·湘東驛》”的原文翻譯 5、“陳亮《南鄉(xiāng)子·風雨滿蘋洲》”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