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杜甫《病柏》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病柏》原文
《病柏》
杜甫 有柏生崇岡,童童狀車蓋。 偃蹙龍虎姿,主當風云會。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豈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 出非不得地,蟠據亦高大。 歲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 丹鳳領九雛,哀鳴翔其外。 鴟鸮志意滿,養子穿穴內。 客從何鄉來,佇立久吁怪。 靜求元精理,浩蕩難倚賴。 《病柏》譯文
有一株繁盛的柏樹生長在高大的山岡之上,它的樹冠是那樣的茂盛,形狀就像是車上遮雨蔽日的車篷。
它那如蛟龍猛虎般的風姿是那樣的巍然高聳,它一定可發主持擔當高風流云的際會。
它是如此的圣明,所以正直之人都依附于它,元老舊臣也對它行再拜禮。
我怎么能夠知道已經生長了一千年的樹根,中途卻變了顏色成為枯槁,不再有當年的風姿。
它生長的地方不是得不到適宜生長的土壤,它盤據地地方是如此的高大峻峭。
在凜冽的寒冬它突然間失去了依仗,一天天地過去,它的枝葉失去了青蔥的蒼翠,變得沒有了生機。
一只美麗的鳳凰帶領著它的九只幼鳥,凄慘地哀鳴飛翔在它的周圍。
而一只丑陋的鴟鸮卻志得意滿,在柏樹的洞穴內將養自己的幼子。
不知從何處來了一位漂泊之人,它面對此情此景長久地佇立驚訝著。
靜下來去探求事物精微的義理,世事無常難以依賴倚仗。
《病柏》的注釋
崇:山大而高。
童童:茂盛貌。
偃蹙:屈曲伏臥。
蟠據:盤踞;占據。
丹鳳:即鳳凰,傳說中的神鳥。特指紅色的鳳凰。
吁怪:驚訝;驚異。
精理:精微的義理。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大酺·春雨》”的原文翻譯 2、“杜甫《秋雨嘆三首》”的原文翻譯 3、“李賀《南山田中行》”的原文翻譯 4、“柳永《雪梅香·景蕭索》”的原文翻譯 5、“蔣捷《聲聲慢·秋聲》”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