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陳亮《桂枝香·觀木樨有感寄呂郎中》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桂枝香·觀木樨有感寄呂郎中》原文
《桂枝香·觀木樨有感寄呂郎中》
陳亮
天高氣肅。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宮都足。不辭散落人間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喚回春意,幾曾幽獨。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樹香風,十里相續。坐對花旁,但見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秋思,況東籬、凄涼黃菊。入時太淺,背時太遠,愛尋高躅。
《桂枝香·觀木樨有感寄呂郎中》譯文
天高氣肅,正是月色通明、初秋月夜景象。漢代長安的離宮別館三十六所引入天空,懸擬出天宮收儲桂花已經盈滿。樂意散落在人間,只是怕群花染了凡俗。綻放在這秋天的夜晚,意在喚回已去的春意,重留溫暖于人間。深情眷注入人間,又何曾自甘幽獨呢?
是天上的余香遺澤。只怪一股春風,香氣綿延數十里。坐對花旁,只見桂花形似金粟。芙蓉花只能增添愁思,更何況那只能助人凄涼的菊花。開在深秋,難以入俗流,只愛尋找那高尚的行跡。
《桂枝香·觀木樨有感寄呂郎中》的注釋
桂枝香:詞牌名,又名“疏簾淡月”,首見于王安石作。
木犀:指桂花。
呂郎中:即呂祖謙。
三十六宮:泛指帝王宮殿之多。這里借指人間。
金粟:桂花形似金粟,故名。
芙蓉:木芙蓉,八、九月間開放,因名拒霜花。
高躅(zhú):高尚的行跡。
作者簡介 陳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孝宗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后曾兩次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士第一,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謚號文毅。所作政論氣勢縱橫,詞作豪放,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宋史有傳。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眼兒媚·詠梅》”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臨江仙·梅》”的原文翻譯 3、“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鷓鴣天·尋菊花無有戲作》”的原文翻譯 5、“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