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蘇軾《浣溪沙·半夜銀山上積蘇》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浣溪沙·半夜銀山上積蘇》原文
《浣溪沙·半夜銀山上積蘇》
蘇軾 半夜銀山上積蘇,朝來九陌帶隨車。濤江煙渚一時(shí)無。 空腹有詩衣有結(jié),濕薪如桂米如珠。凍吟誰伴捻髭須。 《浣溪沙·半夜銀山上積蘇》譯文
深夜下起鵝毛大雪,野草叢上覆滿白雪,猶如一座座銀山,早晨看到田野里雨雪交加,昔日大江里奔涌的波濤和沙渚上彌漫的水煙,這時(shí)間都沒有了,變成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
饑餓的肚子里只有詩詞,衣服上編織成結(jié),潮濕的柴火像桂木一樣寶貴,一粒粒的米就像一顆顆珍珠一樣珍貴,誰能和我在寒天里捻著胡須吟詠詩句?
《浣溪沙·半夜銀山上積蘇》的注釋
會(huì)黃州太守徐君猷攜酒來訪,蘇軾就此事寫下五首《浣溪沙》,稱為黃州《浣溪沙五首》以別于徐州《浣溪沙五首》,此詞為其四。
半夜:夜里十二點(diǎn)左右,也泛指深夜。王維《扶南曲歌詞》之四:“入春輕衣好,半夜薄妝成。”
銀山:雪堆積貌。
積蘇:指叢生的野草。范成大《古風(fēng)上知府秘書》之一:“身輕亦仙去,罡風(fēng)與之俱,俯視舊籬落,渺莽如積蘇。”
九陌:田間的道路。 蘇軾《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靈宮》之一:“雨收九陌豐登后,日麗三元下降辰。”
隨車:謂時(shí)雨跟著車子而降。也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時(shí)為民解憂。《后漢書·鄭弘傳》“政有仁惠,民稱蘇息” 李賢注引三國(guó)吳謝承《后漢書》:“弘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
捻髭須:捻(niǎn),同“捻”。捻弄髭須。沉思吟哦之狀。
作者簡(jiǎn)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hào)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zhǎng)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眼兒媚·詠梅》”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臨江仙·梅》”的原文翻譯 3、“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鷓鴣天·尋菊花無有戲作》”的原文翻譯 5、“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