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辛棄疾《水調歌頭·和王正之右司吳江觀雪見寄》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調歌頭·和王正之右司吳江觀雪見寄》原文
《水調歌頭·和王正之右司吳江觀雪見寄》
辛棄疾
造物故豪縱,千里玉鸞飛。等閑更把,萬斛瓊粉蓋頗黎。好卷垂虹千丈,只放冰壺一色,云海路應迷。老子舊游處,回首夢耶非。
謫仙人,鷗鳥伴,兩忘機。掀髯把酒一笑,詩在片帆西。寄語煙波舊侶,聞道莼鱸正美,休裂芰荷衣。上界足官府,汗漫與君期。
《水調歌頭·和王正之右司吳江觀雪見寄》譯文
造物主確實是性格豪放,放出無數玉鸞鳥在千里長空漫天飛舞。隨隨便便地,又拿上萬斛的如同美玉粉末的雪覆蓋了如同玻璃的結冰的江面。好好地把上千丈的下垂的彩虹卷起,只放上盛冰的玉壺這一種的顏色,這個雪花飄飛、銀裝素裹的世界仿佛是廣闊無垠的云海,置身其中,應該會迷路吧?吳江是老夫昔日游覽的地方,此時回想,讓人納悶它究竟是夢境還是現實呢?
你這個被貶謫到人間的仙人,有鷗鳥相伴,兩兩消除了機巧之心。啟口張須,手握酒杯,開懷一笑,詩情隨著西邊的孤舟漸行漸遠。轉告身處煙霧蒼茫的水面上的你這個老朋友,我聽說鱸魚和莼菜正鮮美,不要裂毀菱葉與荷葉制成的衣服。天界之中官府充斥,和您約期漫游。
《水調歌頭·和王正之右司吳江觀雪見寄》的注釋
玉鸞(luán):白色的鸞鳥。
等閑:輕易;隨便。
瓊粉:比喻雪花。
頗黎:亦作"頗璃"。玻璃。
掀髯:笑時啟口張須貌。
莼鱸:指鱸魚與莼菜。
汗漫:形容漫游之遠。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眼兒媚·詠梅》”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臨江仙·梅》”的原文翻譯 3、“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鷓鴣天·尋菊花無有戲作》”的原文翻譯 5、“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