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賀鑄《踏莎行·楊柳回塘》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踏莎行·楊柳回塘》原文
《踏莎行·楊柳回塘》
賀鑄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楊柳回塘》譯文
楊柳圍繞著環曲的池塘,一對鴛鴦在進水口處嬉戲。池塘水面布滿又厚又密的浮萍,擋住了采蓮的姑娘。沒有蜜蜂和蝴蝶,來傾慕幽幽荷香。最后只能花朵凋敝,結一顆芳心苦澀。
夕陽的回光照著晚潮,涌進荷塘,流動的云層帶來點點細雨。隨風搖曳的荷花,仿佛在向詩人訴說哀腸:當年不肯在春天開放,如今只能在秋風中受盡凄涼。
《踏莎行·楊柳回塘》的注釋
踏莎行: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又有《轉調踏莎行》,雙調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韻。
回塘:環曲的水塘。
別浦:江河的支流入水口。
綠萍漲斷蓮舟路:這句話是說,水面布滿了綠萍,采蓮船難以前行。蓮舟,采蓮的船。
紅衣脫盡芳心苦:紅衣,形容荷花的紅色花瓣。芳心苦,指蓮心有苦味。以上兩句說,雖然荷花散發出清香,可是蜂蝶都斷然不來,它只得在秋光中獨自憔悴。
返照:夕陽的回光。
潮:指晚潮。
行云:流動的云。
依依:形容荷花隨風搖擺的樣子。
騷人:詩人。
不肯嫁春風:語出韓偓《寄恨》詩:“蓮花不肯嫁春風。”張先在《一叢花》詞里寫道:“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賀鑄是把荷花來和桃杏隱隱對比。以上兩句寫荷花有“美人遲暮”之感。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是詠荷花,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詞的上闋描畫了一個詳和而恬靜的池塘。而荷花卻生長在池塘僻靜處,只能寂寞地凋落。就象一位美女,無人欣賞,無人愛慕,飽含零落的凄苦。詞人通過美人的自嗟自嘆,也暗露了自己年華的虛度。下闋仍借美人之口言志:即使凄風冷雨,我仍然不在百花爭艷的春天開放,寧愿盛開在炎炎的夏日。荷花、美人、君子,形成了完美和諧的統一。 作者簡介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蘇軾《永遇樂·長憶別時》”的原文翻譯 2、“謝靈運《行田登海口盤嶼山》”的原文翻譯 3、“李煜《長相思·一重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溝上梅花欲發》”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