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俞益謨《中洲株柳》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洲株柳》原文
《中洲株柳》
俞益謨 二水中分異舊時,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蓋宜仙島,碧干撐天入鳳池。 古木有緣歸凈土,章臺無分集寒鴟。 常隨寶鐙陪金勒,絕塞指揮萬馬嘶。 《中洲株柳》的注釋
這首詩選自《康熙朔方廣武志》。中洲株柳,俞益謨創作的廣武八景組詩之一。中洲株柳,指黃河中沙洲上生長的紅柳。紅柳,又名赤檉。《爾雅》:“翼天將雨,檉先起氣應之。”因名雨師。其木常作馬鞭,唐代列為靈州貢物。
虬枝:此指枝條彎曲的株柳。偃蓋:指株柳仰倒如蓋的樹冠。仙島:仙人居住的海島。此指適宜于株柳生長的河中沙洲。
鳳池:鳳凰池的簡稱。魏晉時中書省掌管一切機要,因接近皇帝,故名。因株柳常作為貢物獻給朝廷,就有可能進入機要衙門,故曰“入鳳池”。
古木:指老株柳。皈:皈依。凈土:佛教名詞。謂無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垢染的清凈世界。
章臺:本指戰國時秦國南離宮的臺名,這里與上句的“仙島”、“鳳池”,均指景色佳麗的河中沙洲。鴟:鴟鸮,貓頭鷹之類的鳥。
作者簡介 俞益謨 ,字嘉言(1653—1713),號澹庵,別號青銅。 祖籍明代北直隸河間府(今河北河間),因先輩參軍到陜西,安家于咸寧(今陜西宜川境內)。曾祖父時又遷居寧夏西路中衛廣武營(今青銅峽廣武),入籍寧夏。15歲入學,20歲中舉,次年登進士。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鵲橋仙·贈鷺鷥》”的原文翻譯 2、“高適《塞上聽吹笛》”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昭君怨·賦松上鷗》”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雙雙燕·小桃謝后》”的原文翻譯 5、“秦觀《念奴嬌·過小孤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