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高鼎《無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題》原文
《無題》
高鼎 牧笛聲中踏淺沙,竹籬深處暮煙多。 垂髫村女依依說,燕子今朝又作窠。 《無題》譯文
在牧笛聲中走在鄉間沙子路上,用竹子做的籬笆的人家已經開始開火做飯了。
村里一群不束發的女童在交流著,今年燕子又在誰家筑巢了。
《無題》的注釋
牧笛:牧民所吹的笛子。
踏淺沙:走在淺淺的沙地上。踏,行走。
竹籬:指用竹子編的籬笆。
暮煙:形容傍晚的煙霧。
垂髫(tiáo):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因當時兒童不束發,頭發下垂,因以垂髫指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作窠(kē):筑巢。窠,即窠巢,指鳥獸和昆蟲居住的地方。
作者簡介 高鼎(1828年-1880年),字象一,一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詩人,有《拙吾詩文稿》。高鼎生活在鴉片戰爭之后,大約在咸豐年間(1851~1861),其人無甚事跡,一般人提到他,是因為他寫了一首有名的與放風箏有關的的詩——《村居》。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解語花·風銷焰蠟》”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觀燈樂行》”的原文翻譯 3、“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的原文翻譯 4、“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