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袁凱《客中除夕》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客中除夕》原文
《客中除夕》
袁凱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客中除夕》譯文
今兒晚是怎樣的一個夜晚?只能在異地他鄉訴說故鄉。
眼看別人的兒女一天天長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卻歲歲增長。
戰亂連年不斷、無休無歇,關山阻隔,故鄉歸路渺茫。
飲一杯除夕避邪的柏葉酒,壓不住思親眼淚萬千行。
《客中除夕》的注釋
客中除夕:在外鄉過大年除夕。客中,客居外鄉之時。
“今夕”句:語出《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這里借用以抒寫除夕懷念家人的愁思。
“他鄉”句:從劉皂《旅次朔方》(一作賈島《渡桑干》)的“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句化出。
戎(róng)馬:指軍事行動、戰亂。
無休歇:未停止過。
“關山”句:用杜甫《登岳陽樓》“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句意。關山,關口和山岳,這里代指故鄉。渺茫,遙遠,看不清楚。
柏(bǎi)葉酒:用柏葉浸過的酒,也叫“柏酒”。古代風俗,以柏葉后凋耐久,因取其葉浸酒,元旦共飲,以祝長壽。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南朝·梁·庾肩吾《歲盡》:“聊開柏葉酒,試奠五辛盤。”唐·孟浩然《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本草綱目》:“柏葉可服食,元旦以之浸酒,辟邪。”
未敵:不能阻擋。指欲借酒消愁,但仍阻止不了熱淚滾滾。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記寫了作者旅居在外的一個除夕夜,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作者簡介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解語花·風銷焰蠟》”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觀燈樂行》”的原文翻譯 3、“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的原文翻譯 4、“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