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梅梢雪·元夜月蝕》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梅梢雪·元夜月蝕》原文
《梅梢雪·元夜月蝕》
納蘭性德 星球映徹,一痕微褪梅梢雪。紫姑待話經年別,竊藥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鉦歇,扇紈仍似秋期潔。天公畢竟風流絕,教看蛾眉,特放些時缺。 《梅梢雪·元夜月蝕》譯文
京城的元宵之夜到處都是花燈和焰火,梅梢的積雪竟在這一夜稍稍融化了一些。廁神紫姑正欲與人訴說多年的離情別緒,嫦娥正在懊悔著當初偷了仙藥獨上月宮,不愿揭開鏡面見人,所以月華被深深地掩住了。
但很快,驅逐天狗的銅鑼聲停了下來,月亮又露出了臉來。地上的人們手拉著手,腳踏著節拍,再次把歌聲唱響,天上的月亮也恢復了七夕時候的明艷皎潔。都是因為天公的風流啊,為了看一眼月兒那彎彎的蛾眉,特地制造了這一次的月蝕。
《梅梢雪·元夜月蝕》的注釋
元夜:元宵。
月蝕:即月食。
星球:一團團的煙火。
映徹:晶瑩剔透的樣子。
紫姑:傳說中的廁神,又名子姑、坑三姑。傳說紫姑為李景妾,因為大婦所妒,常被役為穢事,死后為神。
竊藥:神話傳說中的后羿在西王母處得到不死神藥,被他的妻子嫦娥盜走,食后成仙奔月。此事見《淮南子·覽冥訓》,后人以“竊藥”比喻求仙。
心灰:心如死灰,極度消沉。
菱花:菱花鏡。多呈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者。
踏歌:傳統的群眾歌舞形式,舞蹈時相互搭肩或牽手,以腳踏地作為節奏。
清鉦(zhēng)歇:指鑼聲停止,表示月食結束。鉦,古代軍中樂器,行軍時敲擊以節制步伐。古代習俗,認為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吃掉了,因而月食時敲鑼以嚇退天狗。
扇紈(wán):指紈扇,白色絲絹做的團扇。
秋期:指七夕,這一天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期,故名。
蛾眉:形容女子細長的眉毛,此喻月食時部分明亮處。
些時:一會兒。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結合神話傳說寫月蝕。“待話”兩字,活脫出紫姑在天上寂寞,忙著到人間來的神情。下片是月開始復圓的一個鏡頭,月亮剛露出和秋月一樣皎潔的面容,原來為月蝕而敲的鑼聲驟停,仰望等待的萬眾歡聲雷動,踏歌四起。結尾說天公風流,更寫出詩人對月蝕奇觀的贊嘆。全詞富有人情味,是清新、風趣的民俗風情畫。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題榴花》”的原文翻譯 2、“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3、“秦觀《點絳唇·醉漾輕舟》”的原文翻譯 4、“謝靈運《登池上樓》”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