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白樸《慶東原·忘憂草》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慶東原·忘憂草》原文
《慶東原·忘憂草》
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宜掛。那里也能言陸賈?那里也良謀子牙?那里也豪氣張華?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白樸 《慶東原·忘憂草》譯文 看看忘憂草,想想含笑花,勸你忘卻憂愁,趁早離開官場。能言善辯的陸賈哪里去了?足智多謀的姜子牙哪里去了?文韜武略的張華哪里去了?千古萬代的是非曲直,都成了漁人樵夫們一夜閑話的資料。 《慶東原·忘憂草》的注釋 雙調(diào):宮調(diào)名,十二宮調(diào)之一。慶東原:雙調(diào)曲牌,又名“慶東園”“鄆城春”。定格句式為三三七、四四四、三三,八句六韻。首兩句及末兩句一般要求對仗,中間三個四字句宜作鼎足對。常用以抒發(fā)豪放感情。 忘憂草:即萱草,俗名金針菜,花可食,食后如酒醉,故有忘憂之名。 含笑花:屬木蘭科,花如蘭,“開時常不滿,若含笑焉”,故名。 聞早:趁早。冠宜掛:“宜掛冠”的倒裝,即宜辭官。 那里也:猶言哪里去了,如今安在。能言陸賈:陸賈是漢高祖謀臣,以能言善辯知名。 良謀子牙:姜太公姜子牙,曾輔佐周文王,又幫助周武王謀劃伐紂滅殷,故稱良謀子牙。 豪氣張華:張華字茂先,西晉文學(xué)家。曾勸諫晉武帝伐吳,滅吳后持節(jié)都督幽州諸軍事,雖為文人而有武略,故稱豪氣張華。 漁樵話:漁人樵夫所說的閑話。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支勸勉友人出世的曲子。全曲以兩種植物起興,勸人忘卻憂愁,常含笑口。作者因?yàn)橐?ldquo;忘憂”和“含笑”當(dāng)成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只有在擺脫了名利之后才能達(dá)到,所以才寫忘憂草、含笑花,以表示不為憂愁所擾,含笑人生的情懷,而用別的花、草不能配合詞曲的主旨。而要從根本上擺脫人生的煩惱,宜及早掛冠,即辭官。作者在這里間著一個“宜”字,意謂拋棄功名、脫離官場宜早不宜遲。 作者簡介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guān)漢卿、馬致遠(yuǎn)、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思帝鄉(xiāng)·花花》”的原文翻譯 2、“蘇舜欽《滄浪亭記》”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燭影搖紅·芳臉勻紅》”的原文翻譯 4、“曹雪芹《自題一絕》”的原文翻譯 5、“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