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觀胡人吹笛》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胡人吹笛》原文
《觀胡人吹笛》
李白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 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 愁聞出塞曲,淚滿逐臣纓。 卻望長安道,空懷戀主情。 《觀胡人吹笛》譯文
胡人吹奏著玉笛,大都是秦地的音聲。
十月吳山的清曉,一曲《梅花》落到敬亭。
愁苦中聽到《出塞》的樂曲,淚水頓流,沾濕了我的帽纓。
回頭遙望那通往長安的大道,可嘆我空懷著眷戀君主的衷情。
《觀胡人吹笛》的注釋
秦聲:秦地之樂曲。《漢書·楊惲傳》:“家本秦也,能為秦聲。”
梅花:笛曲,亦稱《梅花落》,屬樂府之《橫吹曲辭》。楊齊賢曰:古者,羌笛有《落梅花》曲。
敬亭:山名,在個安徽宣州市北。《輿地廣記》:宣州宣城縣有敬亭山。
出塞:占樂府名,亦屬《橫吹曲辭》。《古今注》:“橫吹,胡樂也。張博望入西域,傳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訶》、《兜勒》二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魏、晉以來二十八解不復具存,世用者《黃鶴》、《隴頭》、《出關》、《入關》、《出塞》、《入塞》、《折楊柳》、《黃覃子》、《赤之陽》、《望行人》十曲。”
卻望:再望,回望。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由觀胡人吹笛而想起自己的逐臣身份,萌發幽思,引起對國事、時局的憂國憂民的感慨和愁思。首聯點題,敘寫感慨是由胡人吹笛多秦地曲調而來;頷聯寫聽《梅花落》笛曲的感受,側重敘事;頸聯繼寫聞《出塞曲》后的愁緒,側重抒情;尾聯歸結到西望長安,深感國都遙遠,流露出一片眷戀人主的苦情。全詩將所聽之曲與所見之景、心中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議論與抒情有機聯結,結構完整,層次井然。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