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盧摯《殿前歡·酒杯濃》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殿前歡·酒杯濃》原文
《殿前歡·酒杯濃》
酒杯濃,一葫蘆春色醉山翁,一葫蘆酒壓花梢重。隨我奚童,葫蘆干,興不窮。誰人共?一帶青山送。乘風(fēng)列子,列子乘風(fēng)。盧摯 《殿前歡·酒杯濃》譯文 酒杯中的酒香正濃,而春色更令我陶醉。一邊喝酒一邊賞春,花的美比酒更能醉人,跟隨我的書童,邊看邊喝興致無窮,和誰一起回去呢,青山一帶來相送。歸來途中,雖微有醉意,卻一點也不疲倦,步履輕快,仿佛如列子御風(fēng)而行,飄然欲仙。 《殿前歡·酒杯濃》的注釋
雙調(diào):十二宮調(diào)之一,是元曲常用宮調(diào)。殿前歡:曲牌名。小令兼用。入雙調(diào)。
春色:此處指酒。宋代安定郡王用黃柑釀酒,名為“洞庭春色”。一說即指春天色彩,亦通。山翁:指山簡,字季倫。晉時鎮(zhèn)守襄陽,好酒,常出游,并常醉酒而歸。
花梢:指花木的枝梢。
奚童:小童仆,書童。
列子:即列御寇,戰(zhàn)國時鄭人。
簡短詩意賞析 此曲表面上寫春游醉酒的豪興和飄逸無為的醉態(tài),實際上表達其厭倦功名、不滿現(xiàn)實的情懷。全曲帶有濃厚的元代散曲前期“清麗派”的特點,又有著豪放派的大氣超然,顯示出一種“酒”中的“任真”之美。 作者簡介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xué)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yuǎn)、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fā)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