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黃景仁《聞子規》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聞子規》原文
《聞子規》
黃景仁 聲聲血淚訴沈冤,啼起巴陵暮雨昏。 只解千山喚行客,誰知身是未歸魂。 《聞子規》譯文
杜鵑晝夜不停地啼叫訴說自身的冤屈,讓整個巴陵都籠罩在傍晚的煙雨中。
可旁人只以為杜鵑是在山間呼喚著行人,又有誰知道杜鵑是望帝未歸的靈魂化成的。
《聞子規》的注釋
沈:同“沉”。現在通常寫作沉。
暮雨:傍晚的雨。
行客:過客;旅客。
作者簡介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后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