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曹雪芹《菊夢》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菊夢》原文
《菊夢》
曹雪芹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菊夢》譯文
東籬的菊花下,酣夢一覺方醒,只覺得天上的云與月混在一起,還看不分明。
如此花下飄飄欲仙的酣眠,不是為了追尋莊子夢蝶的感覺,只是為回憶陶淵明愛菊、賞菊的風雅。
夢中心思隨著南歸的大雁遠去,又縷縷被蟋蟀的鳴叫聲驚醒。
醒后我的幽怨還能找誰去訴說?只有把無限的情思寄托于衰草寒煙。
《菊夢》的注釋
秋酣一覺清:秋菊酣睡,夢境清幽。
“和云”句:唐代張賁以“和霜伴月”寫菊,茲換一字,以寫菊花夢魂高飛;以“不分明”說夢境依稀恍惚。
登仙”句:說夢魂翩躚,仿佛成仙,但并非是羨慕莊子變作蝴蝶。莊周夢中化蝶事見《莊子·齊物論》。這里引“莊生蝶”是為了點“夢”。
憶舊:實即“夢舊”,詩題中“夢”字句中不出現是詠物詩技巧上的講究。
尋盟:表示結交友好,語出《左傳》。這一聯構思或受元代柯九思“蝶化人間夢,鷗尋海上盟”詩句的啟發。
故故:屢屢,時時。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用擬人化的手法寫菊花的夢境,實際上是寫黛玉自己夢幻般的情思,帶有明顯的讖語的意味。詩的前半部分,“和云伴月不分明”,已經有些不祥之意;“登仙非慕莊生蝶”,夢魂翩躚,仿佛成仙,但并非是羨慕莊子變作蝴蝶,是說死去登上仙籍并不是我所希望的;“憶舊還尋陶令盟”,等于說重結絳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頸聯、尾聯四句透出一般凄涼頹敗的氣氛,對黛玉的結局又作了一次暗示。 作者簡介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于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