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山鷓鴣詞》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鷓鴣詞》原文
《山鷓鴣詞》
李白 苦竹嶺頭秋月輝,苦竹南枝鷓鴣飛。 嫁得燕山胡雁婿,欲銜我向雁門歸。 山雞翟雉來相勸,南禽多被北禽欺。 紫塞嚴霜如劍戟,蒼梧欲巢難背違。 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鳴驚叫淚沾衣。 《山鷓鴣詞》譯文
苦竹嶺頭秋月皎潔,滿地青輝,苦竹朝南枝頭搖曳,鷓鴣飛翔。
一只小鷓鴣嫁給了北京的大雁,那大雁正準備銜著鷓鴣飛向雁門關(guān)的老家。
山雞野雉都來勸說小鷓鴣:千萬別去啊,北方的鳥們總是欺負南方去的小鳥。
燕山附近的紫塞嚴霜滿地,像刀槍一樣刺人,那里縱使有梧桐樹也難以棲息啊!
我聽你們的勸告,我決心死也不跟大雁去了,說完嚎啕大哭,淚流滿衣裳。
《山鷓鴣詞》的注釋
苦竹嶺,在秋浦縣南二十里,今屬安徽貴池縣,有李白讀書堂遺址。鷓鴣,鳥名,形似野雞而小,南方皆有,以越地最多,故又稱越鳥。《異物志》言“其志懷南不思北”,太白以之自喻。
“燕山”是山名,在幽州,在今河北省薊縣東南。“胡雁”是指中國域外之雁。“胡”在古書中是指邊疆地區(qū)漢民族以外的少數(shù)民族。“雁門”也是山名,在今山西省代縣,古代傳說雁門是雁的產(chǎn)地,又說雁子北飛至此而止。因為是鳥兒相接,所以用“銜”字,十分恰當。以上二地皆屬安祿山勢力范圍。胡雁婿,暗指何昌浩。
山雞,首有彩毛;翟雉,后有長尾。二句亦用擬人化手法,以喻友人等之關(guān)心。
紫塞,代指北方。即雁門。秦漢筑長城,因當?shù)夭萁宰仙值靥庍呹P(guān),所以叫紫塞。蒼梧,山名,即九疑山,在今湖南省藍山縣西。此代指南方。二句亦言“其志懷南不思北”之意。
末二句則極而言之,以示堅拒,仍借鷓鴣以為辭。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大約作于安祿山反叛之前,有人邀請李白入幕僚,李白去幽州以后,發(fā)現(xiàn)安祿山準備謀反,毅然回歸江南。此詩描寫了深秋悲涼、鷓鴣飛翔的情景:前兩段用動物寓言的手法,描寫鷓鴣“其志懷南不思北”的氣勢,多有以此自喻之意。后三段描繪一幅借鷓鴣的意志來言辭,堅決拒絕北上。全詩通過鷓鴣“其志懷南不思北”的描述,暗寓功名利祿不可取,逸樂忘憂行不得,表達出歷史盛衰、興亡無常的無奈與憂傷。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