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俞紫芝《詠草》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詠草》原文
《詠草》
俞紫芝 滿目芊芊野渡頭,不知若個解忘憂? 細隨綠水侵離館,遠帶斜陽過別洲。 金谷園中荒映月,石頭城下碧連秋。 行人悵望王孫去,買斷金釵十二愁。 《詠草》譯文
那綠茸茸的野草布滿了野外渡頭,也不知哪棵草真能讓人忘記憂愁?
芳草沿著細流一直鋪到豪門別墅,它追隨著落日延展到遙遠的沙洲。
金谷園中一片荒蕪對著凄涼月色;石頭城下孤清冷漠接待蕭瑟深秋。
過往行人依稀記得石崇身亡勢敗,招致墜樓香殞金釵折毀抱恨悠悠。
《詠草》的注釋
芊芊:也作“千千”、“仟仟”、“阡阡”。形容草木茂盛、蔥綠的樣子。
若個:哪個。
離館:即別館、別墅。這里指西晉石崇官荊州刺史時,以劫掠客商致巨富所建的豪宅。
別洲:荒遠沙洲。
金谷園:晉代石崇的別墅,園中財產豐積,屋宇宏麗,極盡奢華。
石頭城:即金陵(今南京),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均設都城于此。金粉膏澤,豪華相繼。
王孫:古代貴族的別稱。這里指石崇。
買斷:招致來的意思。金釵十二:指美女,此處指石崇愛妾綠珠,綠珠美而艷,善吹笛。趙王司馬倫派孫秀殺石崇,欲奪其愛妾綠珠,綠珠不從,墜樓身亡。《古樂府》有“頭上金釵十二行”之句,明代田藝蘅《留青日札》說古人發高,故能插金釵六雙。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首聯、頷聯、頸聯圍繞著草來寫,寫遠近之草、虛實之草、今昔之草;尾聯直觸人事,說明富貴只是一時,就像曇花一現,爭逐名利之場,到頭來只落得煙消云散。借草來抒情對比而顯意,抒發了人世滄桑的感慨。此詩借草抒情,采用虛實、遠近、今昔對比特色描寫,意蘊婉曲,意新語工,使詩歌顯得別具一格。 作者簡介 俞紫芝(?~1086)字秀老。金華(今屬浙江)人,寓居揚州(今屬江蘇)。俞紫芝的詩修潔豐整,意境高遠,氣質不凡。《全宋詞》第一冊收其詞三首。《全宋詩》卷六二○錄其詩十六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