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馬謙齋《柳營曲·嘆世》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柳營曲·嘆世》原文
《柳營曲·嘆世》
手自搓,劍頻磨。古來丈夫天下多。青鏡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窩。有聲名誰識廉頗?廣才學不用蕭何。忙忙的逃海濱,急急的隱山阿。今日個,平地起風波。馬謙齋 《柳營曲·嘆世》譯文 搓著自己的手掌,一遍遍將寶劍研磨,自古以來世上的大丈夫實在太多。而如今不少人攬鏡自照,發現自己已是兩鬢斑白,滿頭銀發,真是虛度光陰,懷才不遇,困茅屋窩??蓢@有誰賞識廉頗的名聲,有誰去用蕭何的才學。急急忙忙逃至到海邊,隱居深山去吧。在這世道,平地里也會生起風波。 《柳營曲·嘆世》的注釋
劍頻磨:喻胸懷壯志,準備大顯身手。
青鏡摩挲:言對鏡自照,白發欺人。青鏡,青銅鏡。摩挲,撫摩。蹉跎:虛度光陰。
衡窩:隱者居住的簡陋房屋。
廉頗:戰國時趙國的良將。
蕭何:漢高祖的開國元勛。
山阿:大的山谷。
今日個:今天。個:語助詞。
風波:借指仕途的兇險。
簡短詩意賞析 此曲子以時間順序先寫青年時期摩拳擦掌,頻磨劍鋒,希望以后能出人頭地,自古而來,胸懷負的男兒比比皆是。接下來寫自己求仕未遂,到頭來卻落得撫摸銅鏡,嘆息白發如雪、歲月蹉跎,潦倒困頓在窮街陋室。又以廉頗和蕭何的典故寄遇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說自己有廉頗一般的威名卻無人賞識,有如蕭何一樣的博學卻不得任用。而那些已經蒽名就的天下莘莘才士們,都爭先恐后地逃往了海濱,歸隱了山河,只因為仕途險惡,每每平地上便掀起了風波。 作者簡介 馬謙齋,[元](約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名、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與張可久同時,且相識。工散曲,太平樂府等曲選集中所收頗多。張可久有《天凈沙·馬謙齋園亭》,曾在大都(今北京)作過官,辭官后歸隱,有人說他后來隱居杭州。現存小令十七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