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綱《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原文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李綱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鎮,飛揚跋扈?;床绦鄯撍目?,千里公然旅拒。同惡相資,潛傷宰輔,誰敢分明語。媕婀群議,共云旄節應付。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貳處,登庸裴度。往督全師威令使,擒賊功名歸訴。半夜銜枚,滿城深雪,忽已亡懸瓠。明堂坐治,中興高映千古。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開始三句概寫方鎮之禍。一針見血地指出,晚唐各地方鎮之所以飛揚跋扈,其原因就在于朝廷姑息養奸,容忍遷就。唐代節度使本是由朝廷任命的,安史之亂后,各地節度使不由朝廷任命,自行決定父死子繼,或由節度使的權臣繼立,再由朝廷于事后在形式上加以追認。這種追認也是迫于形勢,不得不如此。唐肅宗以后的皇帝大多是這樣。下片贊揚憲宗討伐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的功跡。“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貳處,登庸裴度。”“于穆”,見《詩經·周頌·清廟》:“于穆清廟。”于,嘆詞;穆,美好。天子,指唐憲宗。登庸,重用。這幾句是稱贊唐憲宗英明果斷,重用裴度為相,決定出兵平定淮西,與“旄節應付”的態度截然相反。裴度“往督全師威令使”,使李愬領軍,趁雪夜銜枚疾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直入蔡州城,生擒吳元濟。“銜枚”,古代秘密行軍令士兵口銜小棒以止聲。 作者簡介 李綱(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紀,號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遷居江蘇無錫。李綱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鮮明生動,風格沉雄勁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梁溪詞》。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