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顧炎武《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原文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譯文
重陽節這一天突然發現已經到了晚秋時節,不免心驚,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矚望。
離別思念的情懷唯有靠濁酒排遣,憂愁中滿目都是叢生的菊花。
我且把自己這一腔報國的忠肝義膽留存給蒼天大地,讓故國的江山見證我斑白的鬢角吧。
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關懷詢問,我流落在外如同被放逐一樣,已經無家可歸。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的注釋
酬:以詩文相贈答。
王處士:王煒暨(jì)。
處士:舊時指有才德而不出來做官的人。
九日:指陰歷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秋老:指暮秋時節。
相望:互相懷念。
一涯:一個角落。這句說:兩人各在一方,彼此殷切想念。
濁酒:新釀的酒。
愁眼:憂愁的眼光。黃花:菊花。這句說:天地間還存在有肝膽相照的人。
閱:經歷。鬢華:鬢發花白。華,同“花”,這句說:經歷江山(指國家)的興衰變化,不覺兩鬢已經花白。(在文中也可譯為“見證”,讓故國的江山見證我斑白的鬢角吧)
訊:問訊。
逐客:這里指作者已流落在外,就像被放逐一樣。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贈詩。此詩寫出了他們雖天涯淪落,卻肝膽相照的友情,寫得沉著深摯。這是一首酬答詩,但與一般應酬之作不同。它在抒寫離情別愫之中,又交織著對國家興亡的深沉感慨,而這兩種情感卻是如此有機地熔鑄在一起,整首詩蒼涼沉郁,情切意深,表達了作者對清朝統治者的不滿,頗能打動讀者的心弦。詩中"肝膽"指自己的愛國之志,或對于故國的赤膽忠心。“閱”見證。表出了作者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此詩風格:沉郁悲愴,深沉凝重。 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