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魏禧《登雨花臺》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登雨花臺》原文
《登雨花臺》
魏禧 生平四十老柴荊,此日麻鞋拜故京。 誰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園陵! 牛羊踐履多新草,冠蓋雍容半舊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風日夜起江生。 《登雨花臺》譯文
四十年來,甘守貧困度殘生,腳穿麻鞋,此日登臺望舊京。
滿目破碎,大好河山誰摧毀?一腔悲憤,園陵松柏竟凋零!
牛羊踐踏,大片春草變狼籍,車馬馳騁,半是舊官顯驕橫。
暮色蒼茫,欲哭無淚殘陽斜,悲風獵獵,吹起大江嗚咽聲。
《登雨花臺》的注釋
老柴荊: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貧賤。
園陵:指南京鐘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
冠蓋:官僚們的官服車蓋。雍容:華貴的樣子。
簡短詩意賞析 該詩以情感的起伏變化為線索,題為“登雨花臺”,筆墨卻并沒有以景物為主,而是傾盡全力噴涌出深沉濃烈的憤激哀怨之情。這些情感又集中于明代開國皇帝的陵墓被踐踏翦伐這一具體事物的景象之上,使情感具有了堅實的基礎,更能引發人們的共鳴,使人們的心靈受到無法抑制的顫動,從而增強了詩的力度?!兜怯昊ㄅ_》先抒情,后寫景,先抒情是因為迫不及待,后寫景則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對仗工整。 作者簡介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明末清初散文家,與汪琬、侯方域并稱清初散文三大家,與兄際瑞、弟禮合稱寧都三魏,三魏兄弟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岳維屏、彭任等合稱易堂九子。字冰叔,一字叔子,號裕齋。江西寧都人,明末諸生,明亡隱居翠微峰勺庭,人稱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以文會友,傳播其明道理、識時務、重廉恥、畏名義的學說,結納賢豪,以圖恢復。他的文章多頌揚民族氣節人事,表現出濃烈的民族意識。還善于評論古人的業跡,對古人的是非曲直、成敗得失都有一定的見解,著有《魏叔子文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