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張謂《送裴侍御歸上都》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裴侍御歸上都》原文
《送裴侍御歸上都》
張謂 楚地勞行役,秦城罷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隨人影,山花趁馬蹄。 離魂將別夢,先已到關西。 《送裴侍御歸上都》譯文
奔走在楚國的土地上,歷盡辛苦。此去長安,風煙已靜,軍鼓將不再響起。
小船緩緩移向洞庭岸,行人離開了武陵溪。
江面上空的月亮一直伴隨在你的身邊,爛漫的山花正趨附著你噠噠的馬蹄聲。
可游子的思歸之心,卻早已越過千山萬水,飛向了長安。
《送裴侍御歸上都》的注釋
裴侍御:名不詳。侍御,唐代稱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為侍御。
上都: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建東、南、西、北四陪都,稱首都長安為上都。
楚地:古楚國所轄之地,泛指江夏一帶。
行役:舊時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都叫行役。
秦城:指長安。
鼓鼙(pí):古代軍中常用的樂器,指大鼓和小鼓。后亦泛指戰爭。
洞庭:洞庭湖。
武陵溪: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寫的武陵源,在今天的湖南常德境內,此泛指湖南鄉間。
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
趁:趨附。
離魂:指游子的思緒,漂泊思歸之心。
將:是帶領、攜帶的意思。
別夢:離別后思念之夢。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的地區,這里借指長安。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送人歸京之作。首聯強調了天下太平;頷聯、頸聯寫裴侍御一路順暢、景色優美;尾聯則表達了作者的“戀闕”之情。這首五言律詩前三聯對仗,對仗均屬工穩,特別是詩中的專用地名“楚地”對“秦城”,“洞庭”對“武陵”,頗見巧思,無荊楚之地的游歷,難出此語。 作者簡介 張謂(生卒年不詳), 字正言,河內(今河南沁陽市)人,唐朝詩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生平散見《唐詩紀事》卷二五、《唐才子傳》卷四。其詩辭精意深,講究格律,詩風清正,多飲宴送別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歸上都》等,其中以《早梅》為最著名,《唐詩三百首》各選本多有輯錄。“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寫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詩一卷。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