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陸游《送七兄赴揚州帥幕》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七兄赴揚州帥幕》原文
《送七兄赴揚州帥幕》
陸游 初報邊烽照石頭,旋聞胡馬集瓜州。 諸公誰聽芻蕘策,吾輩空懷畎畝憂。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樓望遠涕俱流。 豈知今日淮南路,亂絮飛花送客舟。 《送七兄赴揚州帥幕》譯文
剛剛報傳邊地的烽火,已照亮了建康城頭;不久又聞說金人的兵馬,已集結在瓜州渡口。
當權的袞袞諸公,有誰肯聽聽百姓的意見?我們在野的人呵,只能白白地為時局擔憂。
大風急雪撲打著窗欞,心兒和雪珠一起破碎,登上高樓向遠處眺望,你我都不禁熱淚橫流。
又哪里想到呵,今日里、柳絮輕飄、亂紅飛舞,送你的客船去往那,淮南東路的古城揚州!
《送七兄赴揚州帥幕》的注釋
七兄:指陸游仲兄陸濬,行七。
揚州帥:即淮南東路安撫使。揚州,今屬江蘇。
幕:幕府。
邊烽:邊界上報警的烽火。
石頭:山名。在江蘇江寧西,北緣大江,南抵秦淮口,城在山后。六朝以來,皆守此為固。諸葛孔明所謂鐘山龍蟠,石頭虎踞者,即指此。
旋:很快,緊接著。
胡馬:指金兵。
瓜州:地名,在今江蘇揚州南,亦稱瓜埠洲。當運河之口,與鎮江斜值,為南北襟要處。
諸公:指當時在朝中掌權的人。
蕘:刈草曰芻,析薪曰蕘。指樵夫而言。芻蕘(chú ráo)策:普通人的意見。這里謙指自己的政見。
畎(quǎn)畝憂:指在野的人的憂慮。畎畝,田間。
危樓:高樓。
淮南路:宋代路名,轄淮河以南地區,后分為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東路沿揚州。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報國之情和憂國之念的作品。詩的前六句追懷舊事,寄慨遙深;后兩句既有送行之意,也有對金兵的突然退卻難以置信,又欣喜若狂。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