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何遜《與胡興安夜別》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與胡興安夜別》原文
《與胡興安夜別》
何遜 居人行轉(zhuǎn)軾,客子暫維舟。 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離恨,獨守故園秋。 《與胡興安夜別》譯文
送行人掉轉(zhuǎn)車頭回去,客人暫系的船纜正要解開。
想起酒宴上大家強為歡笑,即將化作兩地的愁懷。
露珠濺濕了寒塘雜草,明月隨著淮河的水奔流。
才抱著別離的新恨,獨守著故園度過新秋。
《與胡興安夜別》的注釋
胡興安:詩人的朋友。
居人:“居人”指住在此地的主人。留居的人,指胡興安。行:將。轉(zhuǎn)軾:回車。軾:車前橫木。這里指代車子。
客子:“客子”指將要乘舟離去的過客。詩人自指。維舟:系船。維,系。
筵:坐具,也指座位。一筵:指相聚在一起。
以上兩句的意思是:想到眼前的歡聚笑語轉(zhuǎn)眼就要化為兩地的離愁別恨,心中十分感慨。
清淮流:清清的淮河流水。
方:將要的意思,與第一聯(lián)的“行”同意,這是為了避免重復。故園:指故鄉(xiāng)。以上兩句是說,自已將帶著離別友人的遺恨,獨自回到故鄉(xiāng)去消磨日月。
簡短詩意賞析 詩中描寫了詩人與友人臨別歡宴后在江邊分別時的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友情,抒發(fā)了詩人離恨別愁、聚散悲歡的思想感情。這首詩寫景真切,細致精當,抒情真摯,耐人尋味,并且運用了筵席上的歡快與離別時的沉寂的對比手法,清新雋美,極為精妙,頗有唐詩的境界格調(diào)。 作者簡介 何遜(466年—519年),南朝梁詩人,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省蒼山縣長城鎮(zhèn))人,何承天曾孫,宋員外郎何翼孫,齊太尉中軍參軍何詢子。八歲能詩,弱冠州舉秀才,官至尚書水部郎。詩與陰鏗齊名,世號陰何。文與劉孝綽齊名,世稱何劉。其詩善於寫景,工于煉字。為杜甫所推許,有集八卷,今失傳,明人輯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稱“何記室”或“何水部”。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