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吳文英《惜黃花慢·送客吳皋》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惜黃花慢·送客吳皋》原文
《惜黃花慢·送客吳皋》
吳文英
次吳江,小泊,夜飲僧窗惜別。邦人趙簿攜小妓侑尊。連歌數闋,皆清真詞。酒盡已四鼓。賦此詞餞尹梅津。
送客吳皋,正試霜夜冷,楓落長橋。望天不盡,背城漸杳,離亭黯黯,恨水迢迢。翠香零落紅衣老,暮愁鎖、殘柳眉梢。念瘦腰、沈郎舊日,曾系蘭橈。
仙人鳳咽瓊簫,悵斷魂送遠,《九辯》難招。醉鬟留盼,小窗剪燭,歌云載恨,飛上銀霄。素秋不解隨船去,敗紅趁一葉寒濤。夢翠翹,怨鴻料過南譙。
《惜黃花慢·送客吳皋》譯文
船只停靠在吳江作短暫停留,晚上在僧窗喝酒惜別。同鄉人趙簿攜帶小妓來勸酒。接連唱了幾首歌,都是清真詞。酒喝完后已四更天。創作此詞送別尹梅津。
我來到吳江之濱送客遠行。正是初霜降落的時候,夜里透出陣陣寒冷,片片楓葉飄落在吳江長橋邊。舉目望天沒有盡頭,背后的城郭卻越來越朦朧。送別的長亭景色暗淡,無盡的遺恨像碧水東流。岸邊的荷葉已經枯萎,荷花也開始凋零。暮靄像片片愁云,籠罩在殘柳枝頭。思念腰肢消瘦的沈郎,過去也曾在此小泊,在江邊系過蘭木小舟。
餞別酒宴上,小歌女歌聲美妙,好似弄玉吹簫作鳳鳴一般。怎奈友人漸行漸遠,縱然是宋玉的《九辯》,也無法解開這令人魂斷的離情。歌女微醉顧盼間亦是情意流連,像是理解我們的心情,在小窗前頻剪燭花,歌聲里滿含離愁別恨直飛九霄云外。悲愁傷別之情不知隨客而去,只有衰敗的紅葉,在寒濤中追隨著一葉小舟。夢幻中忽見鬢插翠翹的遠方情人,料想那傳遞怨情的鴻雁已飛過了南樓。
《惜黃花慢·送客吳皋》的注釋
惜黃花慢:詞牌名,此調有仄韻、平韻兩體,仄韻者見《逃禪詞》,平韻者見《夢窗詞》。與《惜黃花令》詞不同。
次:旅行所居止之處所或途中暫時停留住宿。
僧窗:僧寺的窗戶。
邦人:鄉里之人;同鄉。
趙簿:姓趙的主簿。主簿,州縣內的屬吏。
侑(yòu)尊:勸酒。
清真詞:詞集。北宋周邦彥(號清真居士)作。南宋淳熙溧水刊本,二卷,補遺一卷。有晉陽強煥序,收詞一百八十二首。又,南宋陳元龍曾為周詞作注,劉肅題名為《片玉集》,十卷,收詞一百二十七首。
尹梅津:名煥,字惟曉,山陰人。嘉定十年(1217年)進士。作者好友,曾為《夢窗詞》作序,備極贊譽。
吳皋(gāo):吳江邊。皋,水邊的高地。
試霜:霜初降如試。
離亭:古代建于離城稍遠的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古人往往于此送別。
紅衣:指荷花。
瘦腰:指消瘦。
沈郎:指南朝著名文士沈約。
蘭橈(ráo):小舟的美稱。橈,船槳。此處指船。
瓊簫:玉簫。
九辯:夏代樂名。
留盼:顧念;留意觀看。
歌云:指動聽的歌聲。
翠翹:女子頭飾。此處指作者所思之婦。
南譙(qiào):南鼓樓。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虛實、隱顯、真幻互相結合。上片開頭“送客吳皋,正試霜夜冷,楓落長橋。望天不盡,背城漸杳,離亭黯黯,恨水迢迢”,是實敘。“翠香零落紅衣老,暮愁鎖、殘柳眉梢”寄離愁于枯荷殘柳,已是虛實結合,似是顯而隱了。“念瘦腰,沈郎舊日,曾系蘭橈”是虛實結合,表現了靈魂深處隱微,復雜的情感。下片寫僧窗惜別,是實,但別思飛揚,已成虛寫。通篇讀來,雖顯隱晦,但亦回味無窮。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