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姜夔《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原文
《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譯文
重疊的彤云低壓著,連大雁也嚇得不肯啼叫了。當航船經過石塘西畔時,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濃重。船兒被迎頭打來的風浪惡作劇地擺布著。
迎著歸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漸生出一層嫩綠;小小的梅樹,新枝該長得壓著門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燈節已經開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點回來啊!
《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的注釋
浦:水濱。
棹(zhào):劃船的工具,船槳,也指船。
長(zhǎng)亞門:長得靠近門楣。
一年燈火:指春節至元宵節的燈籠、焰火之類。
要:通“邀”。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
重云:重重云層。
石塘:在蘇州的小長橋。
惡(wù):猛,厲害。
禁(jīn)持:“禁”通“今”,擺布。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的顯著藝術特色,是以哀景寫歡樂,以淡筆寫濃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畫船載愁,浪打船頭等慘淡景象反襯歸家之歡欣,下片的春浦漸綠,小梅長枝,燈火催歸等熱鬧景象突出了作者歸心似箭的心情。 作者簡介 姜夔kuí(約1155—約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一說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另一說江西德興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音樂家之一。他的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