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歐陽炯《三字令·春欲盡》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字令·春欲盡》原文
《三字令·春欲盡》
歐陽炯 春欲盡,日遲遲,牡丹時。羅幌卷,翠簾垂。彩箋書,紅粉淚,兩心知。 人不在,燕空歸,負佳期。香燼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三字令·春欲盡》譯文
春天就要結束了,天還是長長的難熬,牡丹又綻開了她的嬌嬈。羅帳高高地卷著,翠綠的繡簾垂地輕飄。我重讀了舊時的書信,紅粉臉上淚痕條條,你和我的相愛,我們相互知曉。
你不在我的眼前,我就像春燕空歸舊巢,白白地空守佳節良宵。香炷的灰燼又落了,相思的無眠揉約了枕套。今夜的月光分外的亮,月光下只見花兒稀少。明月更惹起我對你的思念,愿這相思如月在你床前照耀。
《三字令·春欲盡》的注釋
遲遲:日長而天暖。《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采蘩祁祁。”朱熹注:“遲遲,日長而暄也。”
羅幌:羅綢制的帷幕。幌,帷幔。杜甫《月夜》:“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翠簾:綠色的簾幕。翠,一作“繡”。
紅粉:這里指粉紅的臉頰。
空歸:空空歸來。
負:辜負。
枕函:枕套子。欹:傾斜貌。
淡薄:稀疏,稀少。
簡短詩意賞析 “春欲盡”三句,點明時令,寓美人遲暮。“羅幌卷”五句由婦人室內寫到思念在外的人。“兩心知”一句設想對方也在此刻念己。“人不在”五句又是一層,從遠人又寫到室內,深藏懷念之情。結尾三句照應開頭,春光欲盡,故花淡薄。傷春惜時之情,包寓其中。這首詞以景染情,情景相融,別具韻味。 作者簡介 歐陽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職為中書舍人。據《宣和畫譜》載,他事孟昶時歷任翰林學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隨孟昶降宋后,授為散騎常侍,工詩文,特別長于詞,又善長笛,是花間派重要作家。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念奴嬌·洞庭春晚》”的原文翻譯 3、“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的原文翻譯 4、“王昌齡《從軍行七首》”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虞美人·枕上》”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