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原文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譯文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游子憺忘歸。 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黃昏和清晨的天氣變換,山水之間的景色如同清靈的光芒。
山水的輕靈讓人愉悅,使其在山水之中游歷而忘記回去。
從峽谷出來的時候時間還早,等到上船的時候天氣已經晚了。
森林山谷之間到處是一片暮色,天上飛動的云霞漸漸飄遠消散。
菱葉和荷花在蔚藍的河水中交相呼應,蒲和小麥在一處相依生長著。
用手撥開草木在南邊的小路上走動,很開心地欣賞東面的門窗。
憂慮的東西少了自然覺得沒有煩心事,心情暢快就會覺得很順心。
送給希望保養身體的人上面這些話,希望他們能用這個方法來養生。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的注釋
昏旦:傍晚和清晨。清暉:指山光水色。
娛人:使人喜悅。
憺(dàn):安閑舒適。這二句出于屈原《九歌·東君》:“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分忘歸”,意思是說山光水色使詩人心曠神怡,以致樂而忘返。
入舟句:是說乘舟渡湖時天色已晚。
林壑:樹林和山谷。斂:收攏、聚集。
暝色:暮色。
霏:云飛貌。這二句是說森林山谷之間到處是一片暮色,飛動的云霞已經不見了。
芰(jì):菱。這句是說湖中芰荷綠葉繁盛互相映照著。
蒲稗(bài):菖蒲和稗草。這句是說水邊菖蒲和稗草很茂密,交雜生長在一起。
披拂:用手撥開草木。
偃(yǎn):仰臥。
扉(fēi):門。“愉悅”句是說:愉快地偃息在東軒之內。
澹(dàn):同“淡”。這句是說個人得失的考慮淡薄了,自然就會把一切都看得很輕。
意愜(qiè):心滿意足。
理:指養生的道理。這句是說內心感到滿足,就不違背養生之道。
攝生客:探求養生之道的人。
此道:指上面“慮澹”、“意愜”二句所講的道理。
簡短詩意賞析 詩前六句寫石壁游覽的樂趣,次六句寫歸來時所見晚景,后四句寫從一天游覽中得到的理趣。 詩融情、景、理于一爐,前兩層雖是寫景,但皆能寓情于景,景中含情。 詩是靈運山水詩中的名篇,較為典型地體現了宋初詩風嬗變的某些特點。 作者簡介 謝靈運(385年-433年),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由謝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賦》,也是見諸史冊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謝靈運還兼通史學,工于書法,翻譯佛經,曾奉詔撰《晉書》。《隋書·經籍志》《晉書》錄有《謝靈運集》等14種。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原文翻譯 3、“陸游《雜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原文翻譯 5、“莊周《逍遙游》”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