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承宮樵薪苦學》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承宮樵薪苦學》原文
《承宮樵薪苦學》
承宮,瑯邪姑幕人。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里徐子盛明《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其廬下,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豬主怪其不還,尋之。見而欲笞之。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樵薪執苦,數十年間,遂通其經。《承宮樵薪苦學》譯文 承宮,瑯琊姑幕人,幼年喪父,在他八歲的時候,幫別人放豬。鄉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這本書,傳授的學生有上百人。承宮從他屋前經過,看見那些學生在朗誦,感到很喜歡,因此忘記了他的豬,一心聽徐子盛講經書。豬的主人對他還未回來感到十分奇怪,便去尋他。看見他在聽講經書,就想用竹鞭打他。學社內的學生一起阻止,豬的主人才沒有打他。承宮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門下學習。承宮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終精通了這本經書。 《承宮樵薪苦學》的注釋
少孤:少,年少;孤,喪父
明:精通;懂得。
授:傳授;教。
諸:所有的。
好:喜歡,愛好,喜好。
怪:對......感到奇怪。
索:索要。
承宮:東漢人。
瑯邪:古郡名,在今山東境內。
門下生:指學舍里的學生。
樵薪:砍柴。
苦:干苦活。
廬:屋,此指書舍。
笞:用竹鞭鞭打。
數:幾。
欲:想要,欲望。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原文翻譯 3、“陸游《雜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原文翻譯 5、“莊周《逍遙游》”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