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沁園春·代悼亡》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沁園春·代悼亡》原文
《沁園春·代悼亡》
納蘭性德
夢冷蘅蕪,卻望姍姍,是耶非耶?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繡,空掩蟬紗。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滯海涯。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鸞膠縱續琵琶。問可及、當年萼綠華。但無端摧折,惡經風浪;不如零落,判委塵沙。最憶相看,嬌訛道字,手剪銀燈自潑茶。令已矣,便帳中重見,那似伊家。
《沁園春·代悼亡》譯文
蘅蕪香漸漸消散的煙氣里,隱約看到你的身影,亦真亦幻。,梳妝盒里仍有你未用盡的胭脂,你的首飾與衣衫美麗依舊,看著這些我不禁悵惘良久。留不住你的身影,我們只能分別在兩個世界,不,還是把我們的永訣當作遠隔天涯海角的思念吧。梨花在星月清輝之下的秀美模樣,仿如你魂魄歸來。
即便我還可以續弦,但誰又及得上你?可恨命運無端將你從我身邊奪去:我最常想起你陪我讀書的時候,你為我親剪燈花,和我賭賽書中的掌故,那是何等的歡樂。幸福一去不返,縱然我隔著紗帳看到你縹緲魂魄的影子,但那畢竟不是真實的!
《沁園春·代悼亡》的注釋
蘅蕪(héng wú):香草名。
姍姍:形容女子步伐小,步履緩而從容。
蘭膏:一種用來滋潤頭發的發油。漬粉:殘存的香粉。
犀合:用犀牛角制成的小盒子,用來裝小的飾物。
金泥:用金屑來裝飾的工藝品。蹙(cù)繡:即蹙金,一種繡花方式,用金線繡出皺縮成線紋的花,華麗而美觀。
蟬紗:即蟬翼紗,輕薄如蟬翼,故名。
萼綠華:傳說中的女仙,本名羅郁,自言為九嶷山中的得道女子,此處代指亡妻。
判:請愿。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悼亡詞。上闋首三句,詞人引漢武帝為李夫人招魂的典故,寫自己在夢中與亡妻相會時忽然醒來,似真似幻,有種恍惚的錯覺。接著,“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繡,空掩蟬紗”四句,詞人回看房中妻子舊物,睹物思人,感慨物是人非,不覺黯然神傷。 “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滯海涯”三句,詞人發出深切的悲嘆,但愛妻既已死別,縱使詞人悲慟欲絕,高呼“歸來也”,也無法喚回愛妻芳魂,星前月底,梨花樹下,只有詞人獨自佇立惘然。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維《早春行》”的原文翻譯 2、“納蘭性德《浣溪沙·欲問江梅瘦幾分》”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的原文翻譯 4、“李清照《點絳唇·蹴罷秋千》”的原文翻譯 5、“李白《長相思三首》”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