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詩詞讓我們感受到了流彩華章之美,比如:“曲則全,枉則直”短短幾個字就能將讀者帶入意境,那么,你知道“曲則全,枉則直”的意思是什么嗎?“曲則全,枉則直”出自哪里嗎?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曲則全,枉則直”的出處及賞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曲則全,枉則直”什么意思?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 “曲則全,枉則直”出自哪里? 此詩句出自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二章》。全文如下: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二章》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洼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范式, 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 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 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么會是空話呢? 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曲則全,枉則直”全文賞析 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實質(zhì)。老子從自己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中總結(jié)出帶有智慧的思想,給人們以深深的啟迪。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的人們,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風順,極有可能遇到各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告訴人們,可以先采取退讓的辦法,等待,靜觀以待變,然后再采取行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莊子·天下》篇中,莊子說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獨曲全。曰,'茍免于咎'。"這里說的"曲全",便是"茍免于咎"。老子認為,事物常在對立的關(guān)系中產(chǎn)生,人們對事物的兩端都應當觀察,從正面去透視負面的狀況,對于負面的把握,更能顯現(xiàn)出正面的內(nèi)涵。事實上,正面與負面,并非截然不同的東西,而是經(jīng)常儲存的關(guān)系。普通人只知道貪圖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誡人們,要開闊視野,要虛懷若谷,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不考慮客觀情況,一味蠻干,其結(jié)果只能適得其反。 在"曲"里存在著"全"的道理,在"枉"里存在著"直"的道理,在"洼"里存在著"盈"的道理,在"敝"里存在著"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秘,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并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推薦閱讀: 1、 “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的意思出處及全詩賞析 2、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 3、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意思 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的意思 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思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