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蔣春霖《甘州·甲寅元日趙敬甫見過》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甘州·甲寅元日趙敬甫見過》原文
《甘州·甲寅元日趙敬甫見過》
蔣春霖
又東風喚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斜陽小立,人影珊珊。避地依然滄海,險夢逐潮還。一樣貂裘冷,不似長安。
多少悲笳聲里,認匆匆過客,草草辛盤。引吳鉤不語,酒罷玉犀寒。總休問、杜鵑橋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鴻去,莫倚闌干。
《甘州·甲寅元日趙敬甫見過》譯文
東風又喚醒一分春色,也將愁緒吹上我的眉尖。趁著樹梢掛余雪的晴天,我在夕陽下短時站立,只見身影漸漸地消淡。避難之地仍是風云變幻的滄海,兇險的夢潮汐般把我繞纏。同樣的貂皮衣我穿還覺冷,眼前不像漢唐繁華的長安景觀。
從多少悲涼的胡笳聲里,我發現人生只是匆匆過客,就簡簡單單地吃了辛盤。拿起吳鉤只能默默不語,飲罷酒心感酒杯冰寒。總之不要過問邵潛橋上聞杜鵑,姑且飲酒醉眼把梅花看。江南的云天正昏暗,任憑大雁飛去,都不要憑依欄桿。
《甘州·甲寅元日趙敬甫見過》的注釋
甲寅元日,趙敬甫見過:甲寅,清咸豐四年(1854)。元日,一年中的第一天,即春節。當時作者正任江蘇東臺富安場鹽大使,太平天國革命如火如荼。趙敬甫,名熙文,作者的詩友。這首詞表現了封建文人在農民革命戰爭形勢下驚慌、憂慮的心理。
眉山:眉頭,眉尖。
小立:短時間的站立。
珊珊:即闌珊,衰退之意,這里是消淡。
避地:避難之地,指躲避戰亂。
還:即環,纏繞之意。
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漢、唐時為京城。
草草辛盤:草草,簡單地。辛盤,舊時春節,將蔥、蒜、韭、蓼蒿、芥混雜而食,以祛邪迎吉,稱五辛盤。
吳鉤:古代吳地造的一種彎形刀,后泛指快刀利劍。
玉犀:酒杯。
杜鵑橋上:北宋人邵潛,在河南洛陽的天津橋上,聽到杜鵑啼泣,以為是亡國之兆。這里用典,暗指當時國事日衰。
征鴻:飛行的大雁。
作者簡介 蔣春霖(1818~1868)晚清詞人。字鹿潭,江蘇江陰人,后居揚州。咸豐中曾官兩淮鹽大使,遭罷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殺(一說仰藥死)。早年工詩,中年一意于詞,與納蘭性德、項鴻祚有清代三大詞人之稱,所作《水云樓詞》以身遭咸豐間兵事,特多感傷之音,詩作傳世僅數十首,稱《水云樓賸稿》。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黃庭堅《滿庭芳·茶》”的原文翻譯 2、“陸游《東湖新竹》”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賀新郎·賦琵琶》”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一叢花·詠并蒂蓮》”的原文翻譯 5、“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