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黃景仁《都門秋思四首·其四》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都門秋思四首·其四》原文
《都門秋思四首·其四》
黃景仁 側(cè)身人海嘆棲遲,浪說文章擅色絲。 倦客馬卿誰買賦,諸生何武漫稱詩。 一梳霜冷慈親發(fā),半甑塵凝病婦炊。 寄語繞枝烏鵲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都門秋思四首·其四》譯文
我置身于人群中嘆息我的閑游,認為我的文章寫得美好那只是白說。
己客居京都無人識才,何武誦詩尚可得帛,而自己只不過空自稱詩而已。
慈母每一梳頭都要經(jīng)受霜天的寒冷,鍋臺上已經(jīng)凝聚了一些灰塵,妻子帶病升火做飯。
我告訴繞枝飛翔的烏鵲說:天氣寒冷,不要依傍最高的樹枝。
《都門秋思四首·其四》的注釋
側(cè)身:置身。
棲遲:游息,游樂休息。此處當為“閑游”之意。
浪說:徒說,空說。
擅:專;據(jù)有。
色絲:本為“絕”字之解。《世說新語·捷悟》:“修曰: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后常以“色絲”喻美麗辭藻及文章。
倦客馬卿:指司馬相如。據(j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載,司馬相如曾“久宦游不遂”、以致“家貧,無以自業(yè)。”買賦: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妬,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諸生:許多儒生。
何武:前漢人,字君公,蜀郡郫縣人。歷任州刺史、御史大夫、大司空,封氾鄉(xiāng)侯。《漢書·何武傳》載:“宣帝時,天下和平……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辯士王褒頌漢德,作中和、樂職、宣布詩三篇。武年十四五,與成都楊覆眾等共習歌之。是時,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達茂異士,召見武等于宣室,上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當之哉!”以褒為待詔,武等賜帛罷。”
霜冷:霜天寒冷。
甑塵:形容斷炊已久。《后漢書·范冉傳》:“所止單陋,有時絕粒……閭里歌之曰:‘甄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
作者簡介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后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xiāng),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fā)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村雪夜坐》”的原文翻譯 2、“溫庭筠《嘲三月十八日雪》”的原文翻譯 3、“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窗前木芙蓉》”的原文翻譯 5、“黃庭堅《次韻梨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