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張可久《太常引·姑蘇臺賞雪》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常引·姑蘇臺賞雪》原文
《太常引·姑蘇臺賞雪》
張可久 斷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詩。 何處覓西施?垂楊柳蕭蕭鬢絲。 銀匙藻井,粉香梅圃,萬瓦玉參差。 一曲樂天詞,富貴似吳王在時。 《太常引·姑蘇臺賞雪》譯文
脂粉塘水在雪景間流淌,仿佛在洗濯當年宮女雪白的肌膚,使我一早起來,就激起了作詩的愿望。
白雪茫茫,何處尋西施的遺影?但見垂柳掛滿了冰雪,像鬢發添上了白霜。
井口堆雪像舀滿了銀子,梅園的雪粉還沾著芳香,高高低低的屋頂上,堆積著美玉,上下閃光。
我把白居易的詩作吟唱,眼前浮現著當年吳王夫差的富貴景象。
《太常引·姑蘇臺賞雪》的注釋
姑蘇臺:一名胥臺,在江蘇吳縣西南姑胥山上,傳春秋時吳王夫差曾與西施作樂于上。
斷塘:指脂粉塘,為吳王宮人傾倒脂粉及洗濯處,在吳縣西南靈巖山下。
索:應當。
匙:此作動詞,舀上。藻井:此指壁有彩飾的井,與作為天花板形式之一的古建筑術語“藻井”不同。
參差:此指屋瓦高下不齊。秦觀《春日》:“霽光浮瓦碧參差。”
樂天詞:白居易曾做蘇州刺史,有《題靈巖寺》等詩。樂天,白居易字。
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眼兒媚·詠梅》”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臨江仙·梅》”的原文翻譯 3、“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鷓鴣天·尋菊花無有戲作》”的原文翻譯 5、“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