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王維《寒食城東即事》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寒食城東即事》原文
《寒食城東即事》
王維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城東即事》譯文
一條清澈溪流穿過桃李花林,水波蕩漾著綠蒲滋潤著白芷。
溪流旁邊總共只有幾戶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東流水里。
踢出的皮球?qū)覍腋叱鲲w鳥上,蕩起的秋千爭相飛出綠楊林。
年輕人分開日子每天來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
《寒食城東即事》的注釋
寒食:即寒食節(jié),在夏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jié)前一或二日。在這一日,禁煙火,只吃冷食,故稱“寒食”。
一道:一條。穿:穿過。
演漾:蕩漾。涵:沉浸。白芷:一種可入藥的香草。
凡:總共,一共。
蹴(cù)踘(jū):同“蹴鞠”,亦稱“打毬”,即古代踢球的游戲。蹴,踢。踘,皮制球,球內(nèi)充塞以柔軟的東西。古時(shí)有在寒食蹴鞠的習(xí)俗,參見《荊楚歲時(shí)記》。
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為古代游戲用具,相傳是春秋齊桓公時(shí)期從北方山戎傳入。
分日:安排好日期,計(jì)劃好如何玩。一說猶逐日,意為一天天、每天。又說指春分之日。
清明:節(jié)氣名。在夏歷三月初,陽歷四月五日前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舊俗當(dāng)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dòng)。上巳:節(jié)日名。古代以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節(jié),有在流水邊洗濯祓除、去除災(zāi)病的習(xí)俗。魏晉以后固定為夏歷三月三日。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jié),號摩詰居士。漢族,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yùn)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jià)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jìn)士,任太樂丞。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xué),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的原文翻譯 2、“王維《春夜竹亭贈(zèng)錢少府歸藍(lán)田》”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的原文翻譯 4、“高適《效古贈(zèng)崔二》”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白溝行》”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