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黃庭堅《清明》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原文
《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譯文
清明時節,桃紅李白,含笑盛開。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凄涼。
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春雨充沛,滋潤郊野曠原,使草木變得青綠柔美。
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不管是賢者還是平庸之輩,千年之后又有誰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間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清明》的注釋
桃李笑:用擬人手法形容盛開的桃、李花。
蟄(zhé):動物冬眠。
“人乞”句:《孟子》中有一則寓言。說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后留下的酒飯。回家后卻向妻妾夸耀是別人請自己吃飯。這是一個貪鄙愚蠢的形象。
“士甘”句:用春秋時介子推寧愿被燒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蓬蒿(hāo):雜草。丘,指墳墓。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解語花·風銷焰蠟》”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觀燈樂行》”的原文翻譯 3、“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的原文翻譯 4、“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