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屈大均《壬戌清明作》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壬戌清明作》原文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fēng)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壬戌清明作》譯文
陣陣輕寒,彌漫在清晨,片片陰云,籠罩在暮色時分。愁悶里,竟然未覺到春意已沉。
落花滴淚,是因有風(fēng)雨的侵臨,啼鳥無情,此事自古而今。
故國的江山啊,徒然入夢,中華英杰人物又一次消沉。
那醉夢獨(dú)醒的猛士啊,四海之廣,卻無處可以立身,年年的寒食,徒然傷我客子之心。
《壬戌清明作》的注釋
壬戌: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作:此處指天氣變化。
“落花”二句:實(shí)即杜甫《春望》詩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之意,作者偏從正面說出,以落花、啼鳥之無知,更進(jìn)一步襯托出自己的深愁遠(yuǎn)慮。
龍蛇:比喻隱伏草野,帶時而起的志士。
愴(chuàng):悲傷。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因情寫景,音節(jié)低沉,情調(diào)比較消極,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一般志士遺民壯志難酬的苦悶。 作者簡介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學(xué)者、詩人,與陳恭尹、梁佩蘭并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字翁山、介子,號萊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曾與魏耕等進(jìn)行反清活動。后為僧,中年仍改儒服。詩有李白、屈原的遺風(fēng),著作多毀于雍正、乾隆兩朝,后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題榴花》”的原文翻譯 2、“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3、“秦觀《點(diǎn)絳唇·醉漾輕舟》”的原文翻譯 4、“謝靈運(yùn)《登池上樓》”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