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姜夔《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原文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
姜夔 己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 春點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市橋攜手步遲遲。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譯文
淳熙十六年,客居吳興,收燈夜百無聊賴,記錄與友人俞商卿漫步吳興街頭所見。
江南的早春,霏霏細雨浸潤梅枝。雨后枝葉像被春色點染,愈見青翠。剪燈之后,元宵的歡樂就告結束,個個都心存惦念,冒著料峭春寒,最后一次涌上街市觀賞花燈。與朋友攜手漫步,也徜徉于燈市街橋。
花燈點燃起來,舞燈的隊伍表演起來,人們的情緒更加高漲,觀燈的人也更加多起來。玉笙鳳簫歡快的曲調一直奏響到更深夜闌。狂歡的人們在拂面春風中徹夜歌舞,留連不歸。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的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小令,又名《滿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后三句,兩平韻。
己酉: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
吳興:舊郡名,宋代為湖州,即今浙江湖州。
收燈:指正月十六日夜,燈節結束的那一天,這是南宋放燈的風俗。
俞商卿:白石之友:名灝,字商卿,世居杭州,晚年于西湖九里松筑室,作《青松居士集》。
翦燈心事:收燈。峭(qiào)寒:料峭寒氣。
蜜炬:蠟燭。蜜炬來時,指秉燭而游。
吹徹:言笙聲不已。夜何其:夜已何時。
東風落靨:此處比喻東風將梅花瓣吹落的樣子。靨(yè),面頰上的微渦。
簡短詩意賞析 從整體看, 這首小詞是寫元宵節收燈之夜作者與友人在吳興街頭散步所見。雨后疏梅著花,春寒料峭,街頭燈燭照耀,笙樂不停,直到夜深人們還遲遲不歸。 作者簡介 姜夔kuí(約1155—約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一說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另一說江西德興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音樂家之一。他的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題榴花》”的原文翻譯 2、“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3、“秦觀《點絳唇·醉漾輕舟》”的原文翻譯 4、“謝靈運《登池上樓》”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