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王維《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原文
《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
王維 促織鳴已急,輕衣行向重。 寒燈坐高館,秋雨聞疏鐘。 白法調狂象,玄言問老龍。 何人顧蓬徑,空愧求羊蹤。 《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譯文
深秋中蟋蟀的鳴聲已經急促了,單衣已無法抵擋寒意,準備添加厚重的衣服。
寒雨孤燈坐落于高大的館舍,急促的秋雨聲中傳來一陣稀疏的鐘聲。
以佛法調理自己,滅除諸妄心惡念,又探討老莊玄理的談論,兼學道家之言。
黎昕、裴迪二友眷顧我的隱居處,我自己只覺得心里有愧。
《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的注釋
黎拾遺昕(xīn):即黎昕,其人不詳拾遣,官名,有左右拾遺,專掌諷諫。裴(péi)秀才迪:即裴迪,詩人,王維的好友,與王維唱和較多。見過:來訪。
促織:即蟋蟀,也叫蛐蛐兒。
輕衣:單衣。行:將,將要。向:底本注:“劉本作‘尚’。”
重(chóng):重衣。
高館:高大的館舍。
疏鐘:稀疏的鐘聲。
白法:釋家以惡法為黑法,以善法為白法。
狂象:比喻妄心狂迷。
玄言:深奧玄妙的言論,指探討老莊玄理的談論。
老龍:傳說中的圣者老龍吉。
顧:光顧。
蓬徑:長滿野草的小路。
求羊:求仲、羊仲。此處以二仲代指黎昕、裴迪二人。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前四句寫了深秋之意,秋深寒重,更有空堂,對一點孤燈;其后兩句言及詩人自己平日的修行狀態,即獨自參禪打坐,兼學道家;最后兩句點題,寫黎昕、裴迪二友的到訪,于詩人有陶淵明載酒之歡。全詩毫無慣有之凄苦意,縱是秋夜淅瀝,也難耐勃發之意趣,字里行間,一番悠然。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jié),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