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江淹《銅爵妓》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銅爵妓》原文
《銅爵妓》
江淹 武皇去金閣,英威長寂寞。 雄劍頓無光,雜佩亦銷爍。 秋至明月圓,風傷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燭映蘭幕。 撫影愴無從,惟懷憂不薄。 瑤色行應罷,紅芳幾為樂? 徒登歌舞臺,終成螻蟻郭!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借伎人之口寫詩人對曹操遺命的看法和感受。起筆兩句交代事由,后兩句寫曹操去世后銅雀臺上蕭條景象的總貌,敘述造成這種凄涼狀況的原因,為全詩定下悲涼的基調。“秋至”以下四句表面是寫景,其實是緊扣《遺令》中決定妾伎們命運的內容,并由寫景轉入寫她們的孤獨寂寞,過渡自然,不見痕跡。最后六句由同情到表達憤慨,先寫她們只能顧影自憐,心中充滿悲傷;之后進一步深入,玉顏總要衰老,美人作樂也有盡頭,表面是同情妾伎們的悲慘生活,其實含有對曹操的批判;最后,詩人發出深沉的感慨,總收全詩,更見悲涼。全詩交代清楚,情意真切,尤其是最后幾句,不僅僅停留在感到悲哀的消極感情上,而是發出呼聲,激憤地指出湮沒的命運,這是此詩高于其它用《銅雀妓》作題,只“悲其事”或“悲其意”的地方。詩歌在敘事中抒發復雜的情感,具有濃郁的抒情性。 作者簡介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散文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江淹受廣陵令郭彥文案牽連,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上書陳情獲釋。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貶江淹為建安吳興縣令。宋順帝升明元年(477年),齊高帝蕭道成執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回,并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大受重用。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