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溫庭筠《過五丈原》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五丈原》原文
《過五丈原》
溫庭筠 鐵馬云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營春。(營 一作:宮) 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過五丈原》譯文
云旗飄戰(zhàn)馬嘶塵頭滾滾,大軍浩蕩直奔長安古城。
函谷關西戰(zhàn)鼓號角正響,一顆將星墜落渭水之濱。
蜀國臥龍空自忠心耿耿,統(tǒng)一大業(yè)終究難以完成。
神龕里的遺像默默無語,只好讓那譙周隨意而行。
《過五丈原》的注釋
過:一本作“經(jīng)”。五丈原: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用武、勞竭命隕的古戰(zhàn)場,遺址在今陜西省?岐山縣?南斜谷口西側(cè)。
鐵馬:鐵騎,指強大的軍隊。云雕:指畫有虎熊與鷹隼的旗幟。絕塵:指行軍速度極快。雕:一本作“騅”。久:一本作“共”。
柳營:細柳營,西漢周亞夫屯兵之地,這里比喻諸葛亮的軍營。漢宮:指西漢長安宮殿。營:一本作“宮”。
殺氣:戰(zhàn)爭氛圍。關右:函谷關以西的地方,在今陜西省中部地區(qū)。晴:一本作“清”。
妖星:古人認為天上若有彗星或流星一類的東西出現(xiàn),就預示著災難的降臨。
下國:指偏處西南的蜀國。臥龍:指諸葛亮。誤:一本作“寤”。
中原逐鹿:爭奪政權,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逐:一本作“得”,得鹿比喻在奪取政權的斗爭中獲得勝利。因:一本作“由”。
象牙錦帳:五丈原諸葛亮祠廟中神龕里的擺設。錦:一本作“寶”。
譙周:字允南,巴西西充(今四川閬中)人,曾任蜀漢光祿大夫,在諸葛亮死后深得后主劉禪寵信。公元263年(蜀漢炎興元年)魏入蜀,勸劉禪降魏,遂被封為陽城亭侯。在晉官至散騎常侍。老:一本作“舊”。
簡短詩意賞析 整首詩內(nèi)容深厚,感情沉郁。前半以虛寫實,從虛擬的景象中再現(xiàn)出真實的歷史畫面;后半夾敘夾議,卻又和一般抽象的議論不同。它用歷史事實說明了褒貶之意。末尾用譙周和諸葛亮作對比,進一步顯示了諸葛亮系蜀國安危于一身的獨特地位,也加深了讀者對諸葛亮的敬仰。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