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查慎行《三閭祠》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閭祠》原文
《三閭祠》
查慎行 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 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三閭祠》譯文
縱目遠眺,只見見江流蜿蜒,遠山逶迤,近處古老的三閭祠,卻蕭條冷落,背城而立。
不要埋怨當時無人了解你忠心耿耿,歷史上沒有庸俗小人不忌賢妒才。
驅逐流放哪里能消除亡國之恨,直至今日逢年過節也總是激起楚人的悲哀!
蕙蘭白芷年年綠遍湘江沅江兩岸,料你英靈定會眷懷故地常來常往。
《三閭祠》的注釋
三閭(lǘ)祠:位于湖南汨羅,為紀念屈原而建。屈原曾官三閭大夫,故名。
極目:縱目遠眺,盡目力所及王粲《登樓賦》:“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
漠漠:這里形容荒涼寂寞。
放逐:屈原曾經被流放。
亡國恨:楚國滅亡在屈原逝世以后,但在屈原生前,楚國郢(yǐng)都就已經被秦兵攻破,屈原作有《哀郢》。
“歲時”句:歲時:一年中的節令。
楚人:即居住在楚地的人。據《荊楚歲時記》記載,楚人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龍舟競渡之類的活動,一直相沿至今。
湘蘭沅(yuán)芷:“湘”、“沅”均為水名,今湖南境內的兩條江流。“蘭”、“芷”均為芳草名,屈原常用以比喻正人君子及自比。《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吟魂:詩人的靈魂。這里指屈原。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七律寫得沉郁而清幽,既表現了屈原的悲憤也抒發了作者的哀深情。通觀全篇,開頭以寫景生發,觸起遐思由作者眼中屈原祠的冷落,自然地引入對屈原平生遭際命運的慨嘆。中間兩聯論事,筆力曲折,言議透辟,而不乏情韻。末二句則與首聯相呼應,對眼前景物忽發奇思,設想吟魂猶在,徜徉沅湘。由此見出作者情意之真切運思之靈妙。 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滴跛氖?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后,為東南詩壇領袖。著有《他山詩鈔》。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