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原文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李白 九日天氣清,登高無秋云。 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漢分。 長風(fēng)鼓橫波,合沓蹙龍文。 憶昔傳游豫,樓船壯橫汾。 今茲討鯨鯢,旌旆何繽紛。 白羽落酒樽,洞庭羅三軍。 黃花不掇手,戰(zhàn)鼓遙相聞。 劍舞轉(zhuǎn)頹陽,當(dāng)時日停曛。 酣歌激壯士,可以摧妖氛。 握齱東籬下,淵明不足群。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譯文
九月九日又重陽,登高望遠(yuǎn),天空萬里無云。
神工鬼斧,山川形成,長江把楚漢,界限分明。
狂風(fēng)鼓動著江水,形成了一波波龍形的浪濤。
傳說中,漢武帝在高大的樓船橫渡游覽汾河的時候曾經(jīng)大發(fā)感慨:氣勢何雄壯!
如今的討伐悖逆的軍隊(duì)樓船氣勢更為壯觀,旌旗飄揚(yáng)。
洞庭湖上水步騎三軍羅列,白羽箭影映射在酒杯中間。
戰(zhàn)鼓隆隆震天響,那有心情去采擷黃菊花。
舞動的劍氣要把落山的紅日重新托起,讓太陽重新發(fā)出燦爛的光芒。
漢武帝說我給大家高歌一曲,可以鼓舞大家的斗志,有助于壓制暴徒氣勢。
值此戰(zhàn)亂時期,我們可不能以陶淵明為榜樣,去東籬下采擷菊花。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的注釋
舊注:時賊逼華容縣。題注:《書經(jīng)集傳》:東陵,巴陵也,今岳州巴陵縣也。《地理今釋》:東陵,即巴丘山,一名天岳山,今湖廣岳州府城,是其遺址。《一統(tǒng)志》:巴丘山,在岳州府城南,一名巴蛇冢。羿屠巴蛇于洞庭,積骨為丘,故名。是巴陵即巴丘山也。洞庭湖,在岳州府城西南。《元和郡縣志》:岳州有華容縣,去州一百六十里。
楚、漢,謂楚地之山及漢水也。
《高唐賦》:“長風(fēng)至而波起。”
《昭明文選》:上行幸河?xùn)|,祠后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燕,上歡甚,乃自作《秋風(fēng)辭》曰:“泛樓船兮濟(jì)汾河,橫中流兮揚(yáng)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李善注:“作大船,上施樓,故號曰樓船。”
鯨鯢,大魚之惡者,以喻盜賊。
《家語》:白羽若月,赤羽若日,旌旗繽紛,下盤于地。
“劍舞”、“停曛”,用虞公揮戈回日事。謝宣遠(yuǎn)詩:頹陽照通津。
《南史》:清妖氛于灨石,滅沴氣于雩都。
《史記·酈生傳》:“皆握齱好苛禮。”應(yīng)劭曰:“握齱,急促之貌。”韋昭曰:“握齱,小節(jié)也。”陶淵明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蕭士赟曰:用武之時,儒士必輕。太白此言,其以淵明自況乎?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fù)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