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原文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譯文
在被放逐的道路上碰到了寒食節,眼看今年的春天將要在愁苦中過去了。
可憐我在長江邊回首北望,卻看不到在洛陽的親朋故舊。
箸望著北極星,我思念君王,而自身卻將被放逐到遙遠的南海之濱。
啊!我思念著北方的故園,那的柳條還剛剛抽綠呢!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的注釋
寒食:寒食節。
可憐:可惜。
洛橋:今洛陽灞橋。
懷:惦念。
故園:家園。
日夜:日日夜夜。
柳條新:新的柳條。
簡短詩意賞析 前兩句寫寒食景象,為下面的抒情做鋪墊。后兩句直接抒情,抒發失去家園之痛。在路途中,正是寒食節,在陽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之情,對君主的惦念。 作者簡介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并稱“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當時掌握實權的是武則天,富有才學的宋之問深得賞識,被召入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參軍,永隆元年(681), 與楊炯一起進入崇文館任學士。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