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江總《雨雪曲》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雨雪曲》原文
《雨雪曲》
江總 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 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 《雨雪曲》譯文
雨雪紛飛成了邊塞的隔離,跟著軍隊度過了隴西。
繞著營地能看見狐貍留下的蹤跡,在山旁還依稀能看見雪地上馬蹄的印記。
天寒地凍,連彩旗也黯然失色,鼓聲也顯得低沉。
烏云漫漫愁緒綿綿,路途蒼茫迷失了回家的路。
《雨雪曲》的注釋
雨雪:此處“雨”應讀為“yù”,動詞,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飛雪。隔:阻隔,隔斷。榆溪:榆林塞。此處代指邊塞。
從軍:參加軍隊。此處既是詩人自指,也指所有戍卒。隴西:在今甘肅東部。
漫漫:廣遠無際。愁云:云氣陰霾暗淡。
蒼蒼:空闊遼遠。別路:離別家鄉(xiāng)之路。迷:迷失。
簡短詩意賞析 “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尾聯(lián)總結全詩,點出了戍卒思鄉(xiāng)這個主題。正因為有了這個主題,則前幾句詩的蕭條之景也找到了落足點。“愁云”和“迷”,不只是自然景象的反映,更是戍卒內心情緒的傳達。 作者簡介 江總(519~594)著名南朝陳大臣、文學家。字總持,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出身高門,幼聰敏,有文才。年十八,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參軍,遷尚書殿中郎。所作詩篇深受梁武帝賞識,官至太常卿。張纘、王筠、劉之遴,乃一時高才學士,皆對江總雅相推重,與之為忘年友。侯景之亂后,避難會稽,流寓嶺南,至陳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書侍郎。陳后主時,官至尚書令,故世稱“江令”。任上“總當權宰,不持政務,但日與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陳書·江總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滅陳,江總入隋為上開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蘇揚州)。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韋莊《歸國遙·春欲晚》”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的原文翻譯 3、“劉辰翁《柳梢青·春感》”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煙輕雨小》”的原文翻譯 5、“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