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溫庭筠《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原文
《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
溫庭筠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譯文
樓如白玉,樓外垂柳搖曳,正是暮春時節。夢中,萋萋的芳草、蕭蕭的馬鳴,閨樓中的思婦,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憶著遠方的離人。
羅帳上繡有一雙金色的翡翠鳥,芳香的蠟燭融為滴滴的蠟淚。窗外殘紅飄落、子規啼血,窗內殘夢凄迷、哀思綿綿。空樓相憶,思婦徒盼離人歸來。
《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的注釋
玉樓:樓的美稱。
裊娜:細長柔美貌。春無力:即春風無力,用以形容春風柔軟。
萋萋:草茂盛貌。
畫羅:有圖案的絲織品,或指燈罩。金翡翠:即畫羅上金色的翡翠鳥。
香燭:加有香料的燭,亦是對燭的美稱。銷成淚:蠟燭燃燒后垂下的蠟滴比作眼淚。
子規:即杜鵑鳥,常夜鳴,聲音似“不如歸去”。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詞描繪了遠離人的悠悠行遠,閨中人的脈脈多情,無論是“玉樓明月”的幽寂,“柳絲裊娜”的清柔,“畫羅金翡翠”的凄迷,還是“花落子規啼”的哀艷,皆是閑閑流轉,景真情真,一派自然,讀來意味深長。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念奴嬌·洞庭春晚》”的原文翻譯 3、“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的原文翻譯 4、“王昌齡《從軍行七首》”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虞美人·枕上》”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