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原文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汪元量
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譯文
眼前景象繁華依舊,誰能與我共享歡樂呢?月下花叢掩映,樓臺林立,只是已蒙上漫漫塵埃。昔日繁華消逝,只有青山如常。錢塘江仍像從前潮起潮落,塵世的興盛衰亡仿似與它無關。
往日燭光爍爍、亮如白晝,一片歌舞升平,現今都已不再。梅花凋謝,春光難以長久。國家即將陷落,后宮嬪妃只怨命運多舛。滿腔愁怨無處說,只能寄托在那幽咽的號角聲中。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的注釋
漠漠:密布貌;布列貌。
豪華:指元宵節的繁華已逝喻指宋朝昔日的整個太平景象已蕩然無存。
東皇:指春神。
弦索:指樂器上的弦,泛指弦樂器,這里即指琵琶。
簡短詩意賞析 該詞圍繞著“雨夜懷人”這一主旨進行敘寫,上片寫詞人聽到雨打芭蕉而回憶往事,翻閱舊時詩書,下片寫詞人看到舊時的詩書已然模糊。全詞布景說情,其所記敘雖近在眼前,但其意旨仍有余地。 作者簡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柳永《望遠行·繡幃睡起》”的原文翻譯 2、“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的原文翻譯 3、“李煜《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風鬟雨鬢》”的原文翻譯 5、“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后》”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