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蘇軾《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原文
《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
蘇軾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江村海甸??傋骺栈ㄓ^。 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樓船遠。白雪飛亂。空有年年雁。 《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譯文
現(xiàn)在身強力壯,發(fā)那悲秋的哀嘆干什么。無論在村外的江邊,都要像看待“空花”一樣。
還在想濟汾河橫中流的情景,蘭菊紛紛各半。樓船遠去,白雪紛飛,唯有年年飛來的大雁。
《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的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此調(diào)因江淹《詠美人春游》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而取名。
庚午重九:即元祐五年(1090)九月初九。用前韻:指用《己巳重九和蘇堅》一詞的韻腳。
悲愁:悲嘆秋天來臨。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老去悲秋強自寬羽年此會知誰健。”
海甸:近海地區(qū)。南齊孔德璋(稚琺)《北山移文》:“張英風于海甸,馳妙譽于浙右。”此處指郊外。
空花:即空華。虛幻之花,比喻妄念?!秷A覺經(jīng)》:“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又“此無名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于虛空,不可言說。”
橫汾:漢武帝劉徹《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蕭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此詞的后半闋的“橫汾”、“蘭菊”、“樓船”、“雁”等,均為漢武帝《秋風辭》所有。“橫汾”取“濟汾河,橫中流”之意。
白雪:此指白色的浪花。別本作“白云”。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詠白海棠》”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慶清朝·禁幄低張》”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臘前月季》”的原文翻譯 4、“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的原文翻譯 5、“柳永《受恩深·雅致裝庭宇》”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