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杜甫《夏日李公見訪》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日李公見訪》原文
《夏日李公見訪》
杜甫 遠林暑氣薄,公子過我游。 貧居類村塢,僻近城南樓。 旁舍頗淳樸,所須亦易求。 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否? 墻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 清風(fēng)左右至,客意已驚秋。 巢多眾鳥喧,葉密鳴蟬稠。 苦遭此物聒,孰謂吾廬幽? 水花晚色凈,庶足充淹留。 預(yù)恐樽中盡,更起為君謀。 《夏日李公見訪》譯文
我住的地方在郊野林間暑氣輕微,于是公子前來與我交游。
貧寒的居室像農(nóng)家房舍,僻靜地靠近在城南樓。
我的鄰居十分淳樸,所缺之物也容易向他們求助。
隔著墻壁呼喚西鄰:“請問你家有沒有酒?”
鄰居從墻頭遞過一壇濁酒,于是開席,俯身暢飲不休。
清風(fēng)從左右吹進屋里,客人驚訝不已以為到了初秋。
抱歉的是檐下鳥兒太多爭斗不止,院中林葉太密蟬鳴太稠。
這繁雜的吵噪聲一定使您苦惱,唉,誰說我的茅屋寂爽清幽?
幸而池中的蓮花晚來清麗,希望憑著這點景致足以把您挽留。
唯恐壇中酒盡您還不能盡興,請允許我起身另為您尋求。
《夏日李公見訪》的注釋
李公:李炎,時為太子家令。
遠林:即遠郊的林子。薄:稀少,稀薄,指遠林暑氣稀薄,可以避暑。
過:拜訪,探問。
村塢(wù):村莊。村外筑土形成的小土堡叫做“塢”。
僻近:靠近。
濁醪(láo):濁酒。
喧(xuān):聲音雜亂。
稠:眾多。
此物:指蟬。聒(guō):吵鬧。
水花:蓮花。
淹留:長期逗留。
樽(zūn):酒杯。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寫景中的佳作。全詩層次鮮明,結(jié)構(gòu)嚴謹,更為驚奇的是此詩部分所寫只見頓挫而不見沉郁。此詩描寫的是農(nóng)家風(fēng)光,盛夏作者在農(nóng)舍邀請李炎暢飲。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解語花·風(fēng)銷焰蠟》”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觀燈樂行》”的原文翻譯 3、“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的原文翻譯 4、“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